酒店摄像头事件不断上演新剧。
![]() |
临武国际酒店最近成为新的舆论焦点。据媒体报道,湖南一位姓唐的女士在郴州临武国际酒店入住时,发现房间正对床的插座孔内有针孔摄像头。更换房间后,她在新房间的同一位置发现了摄像头。警方已经介入处理此事,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官方渠道发布处理情况。
![]() |
这不是最近第一次酒店安全事件。二月前,全季酒店一女住客被裸男闯入房间事件引爆讨论,当事人@fiore花花发布视频称,将对闯入房间的男子提起诉讼,并向全季酒店索赔1元,希望全季及其母公司华住会发布正式道歉声明,并公布整改方案。
对比国外的一些案例,涉案酒店往往面临高额索赔,而国内往往只能得到道歉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?在现行法律下,是否有相应的条例帮助居民维权?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海外:酒店安全覆盖多方面,赔偿金额可高达上亿。
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记者梳理了酒店安全相关诉讼了梳理。国外很多案例表明,如果客人在入住期间遭受损害,酒店可能面临高额赔偿,2016年女记者被偷拍案更具代表性。美国记者艾琳·安德鲁斯入住万豪酒店时,在房间内被隔壁客人偷偷拍照。之后,记者起诉酒店,指出酒店非法透露姓名和房间号,为偷拍者开隔壁房间提供了便利。法官判处万豪对此事件负49%责任,需要赔偿女记者2700万美元。
除了保护居民的权益外,如果居民对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损害,酒店也应根据情况承担一定的责任。2017年,美国发生了一起特大枪击事件。枪手从入住酒店的32层向楼下观看演唱会的观众开枪,造成58人死亡,527人受伤。在这次事件中,酒店因未检查枪手携带的武器而被认为严重失职。2019年,美高梅国际集团宣布同意对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中的58名受害者和数百名伤者提供赔偿,赔偿金额高达8亿美元。
除了人身安全,酒店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的义务也容易被忽视,但近年来也受到重视。2018年,万豪透露,其喜达屋酒店的客户数据库被黑客入侵,或者约有5亿客户数据被泄露。事件爆发后,万豪国际酒店股价一度下跌5%以上,索赔金额高达125亿美元的集体诉讼。数百亿美元的判罚尚未落地,但可以确切知道的是,万豪因违反欧盟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被英国信息专员处以1840万英镑(约合人民币1.6亿元)罚款。
就效果而言,高额赔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酒店的利器。为了避免再次放血,涉案酒店进行自查自纠,填补漏洞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整改措施往往不需要社会的持续监督,具有很强的自主性。
![]() |
![]() |
国内:犯罪分子对酒店少负责。
在国外的情况下,酒店大多作为主体承担责任,而在中国,当客人的安全受到损害时,矛头往往对准受害者本身,而酒店的身影则游离于责任主体之外,很少承担法律责任。
发生在2016年的北京和颐酒店女孩遇袭事件是近年来讨论的酒店安全事件。女性住客被陌生男子拖拽,酒店安保未履行保护住客的义务。事件发生之初,酒店方的态度并不积极。据当事人反映,酒店经理关机消失。事件在网上发酵后,犯罪嫌疑人被捕。何仪酒店所属的如家酒店集团向女受害者道歉,并表示将整改。但在法律层面,酒店不承担连带责任。
这个案子不是个案。2019年,上海上海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的判例,在酒店泄露客房号后发生的强奸案中,犯罪嫌疑人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,酒店方面没有承担法律责任。同年,四川省理塘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强奸案。犯罪嫌疑人在没有房卡的情况下,通过电话通知酒店服务员打开受害者房间,然后入住犯罪。本案中,被告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,酒店方应承担的责任未在判决中明确。
在国内相关判例中,没有法律强制执行的高赔偿压力,酒店整改相对缺乏自觉性。以全季度为代表的所有涉案酒店在事件中的被动反应就是例子之一。当事件引发社会讨论时,突然涌来的大量关注或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酒店行为,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,谁应该保护那些没有被看到的客人的权益?
![]() |
![]() |
不同的适用法律是差异的最大原因。
当遇到安全问题时,像花花这样公开发声的住客已经是少数,而在这之间,能够得到公众广泛关注的事件更是凤毛麟角。在某种程度上,花花是百中无一的幸运者,其收入的关注也反映了困境的普遍性。
@fiore花花发声后,微博评论区出现了大量反映酒店安全问题的声音。更一致的是,大多数居民没有拿起法律武器争取权益,要么忍气吞声,要么与酒店协商私下。退房费或免费升级套房是酒店经常给予的补偿措施。与国外维权人士明确提出的大额索赔相比,国内居民的普遍沉默存在很大差异。根本原因是适用法律的差异是差异的重要原因。
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建生在接受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采访时表示,酒店管理包括治安管理、安全管理和正常业务管理。在中国,酒店管理属于侵权法和合同法调整的范畴。到目前为止,我国还没有独立的法律来承担酒店侵权或违约的责任。
谈到国内外的差异,杨建生介绍说,司法管辖权存在不同的问题:国内以《民法典》中的侵权法、合同法、治安处罚法为审判依据。以合同法涉及的违约责任为例,我国主要以补偿为主,惩罚为辅,补偿的主要是居民的实际损失。
魏衡律师事务所的一些高级合伙人杰森告诉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,在判决酒店安全案件时,美国通常会按照非法盈利的原则结案,酒店的整体收入是其判决的依据。所以一旦确定了酒店责任,高额赔偿几乎是肯定的。而且我国适用的是据实赔偿原则,一般来说,很难验证个人的真实损失,尤其是精神损失部分。
此外,杨女士的苦恼不是个案。针对酒店针孔摄像头频发的问题,杨建生指出,判定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:一是具体犯罪的人应当承担刑事犯罪责任;二是酒店需要承担未履行安全监管的责任,导致客人名誉受到侵害。
如果客人需要向酒店提起诉讼,也可以两步走。首先,酒店未履行相应的隐私保障责任,以民事侵权起诉。这方面的名誉侵权赔偿一般在5000元左右。一旦确定酒店有相应责任,客人胜诉的概率相当大。其次,向政府酒店管理部门投诉,通过行政法规对酒店进行处罚。处罚措施包括责令整改、停业、罚款等。如果犯了多次错误,性质严重,相关部门可以吊销酒店相应的许可,使其不再从事酒店业务。
现在这个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承诺背后的无力。如何防止客人隐私被窥视,安全何时成为不可置疑的真实,前方似路远眺。
(图片版权归图片作者所有)